成中医往事︱有关成都中医学院时期的老故事
有关成都中医学院的老故事
■撰写人/艾儒棣
接到学校征集校史故事的任务后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从前,故事一幕幕重现。现在择其要点记录几个小故事,以飨同道。
“传而不染”的名言一一吴棹仙教授语
1965年秋天,学校要派医疗队下乡。在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我们聆听吴老代表全校老师表态,鼓励大家在乡下要待病人如亲人。只要我们做到正气存内,邪气不可犯我;如果我们正气虚了,邪气必然侵犯而患病,故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接触病人不可怕,只要大家身体健康,就是遇上传染病,也会“传而不染”。言毕大家会心地笑了。这次吴老讲话对我们学习、认识《黄帝内经》的预防思想有更进一步的启发,对我们从医后对扶正祛邪理论有了更切实际的认识与体会。
校园药圃见闻——凌一揆教授带习认识鲜药标本点滴
凌一揆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在中医药方面的造诣是首屈一指的。他待人谦和,对学生十分耐心细致,深受学生的爱戴。凌老是我们本科《中药学》主讲老师。1965年秋天,凌老带我们到校内中药苗圃去认识中药活标本,详细讲解药物科属、生长环境、采取时间、炮制方法、药物功效、适应证候、用量、禁忌等,给我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至今尚记忆犹新。凌老做事细致认真,苗圃标本的标签都是凌老亲手所书,从这些点滴之事就可以看出凌老治学十分严谨,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效仿。
伤寒论序言讲解——邓绍先教授别具一格的讲课
邓绍先教授,是国内伤寒大家,也是国内讲气化理论的大家。除担任本校 学生的授课外,还常常到北京、上海、广州讲《伤寒论》。广为传播的是他用气化理论讲解的《伤寒论》。我们当年《伤寒论》是学年课,由邓老亲自授课,由戴佛延教授、陈治恒教授协助。我记得序言就讲了2次4学时。开始讲太阳 经气从膀胱升起,玄冥幽微,深奥莫测。要求我们在学习气化理论时注意两点:太阳统周身皮肤、营卫、百脉、经络,为一身纲领;毛窍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一切外邪之来,必由毛窍而始入于内,出入二字乃邪正机关。故太阳本经之邪 应从毛窍以汗出为顺;若从下出(通下)则为传经、传腑之变证,都应从气化 上去探求。我们初学时听之,十分茫然,后来慢慢琢磨,发现邓老很简洁地将常证与变证鉴别开了。其理论与《伤寒恒论》之气化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气 化二字,乃伤寒论之真正要害所在,非有造诣精深者难识其中真机。
健脾除湿法减肥凑良效——李斯炽教授治疗肥胖病案
临床带习的老师,给了我们从实践角度来学习的机会,在视野上有了进一 步地扩大。在卫生科跟李斯炽院长门诊时,我是忝列门墙,由于诊断室太小我 是站着看李老门诊,李老对病人十分耐心,用药清灵巧取,最常用的方剂有四 君子汤、益胃汤、二陈汤、三仁汤、二至丸、生脉饮、归脾汤、瓜要薤白半夏汤、 桂枝汤、补阳还五汤、天王补心丹等,太多不一一列举。有幸遇见一例特殊病 案供同道分享。
有一例肥胖病例,男,8岁,生于20世纪70年代。时逢我的内科老师陈 源生老师来成都市参加四川省农工民主党常委会,陈老与李老是好朋友,我陪 陈老到西安路李老家拜访。巧遇成都军区首长小孩来治病,体重已经90kg,身高168cm,无任何不适。舌苔、脉象正常。李老认为其是痰湿内停,堵塞清窍,水湿浊污内停。治则为健脾除湿,化痰排毒,方剂用二陈汤加白芥子、大 腹皮、淫羊藿等。2个月后再遇患者来复诊,这时体重已经明显减轻,体重减 至76 kg。看诊这种情况,我十分欣喜,当时还不能理解李老用药的奥秘。思之良久,我从李老的经验集中悟出了道理:湿邪集聚则肿,湿邪散则肿去,治湿宜清淡化湿,湿去则健脾,所以在第二次看诊的处方中加了四君子汤。我体会到李老见湿不治湿,而是以化浊醒脾为要。李老的教诲深深印入脑海,湔拔不去,受用终生!
名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于国医大师任应秋先生
1983年9月任应秋教授到四川省讲学时,回江津县(现江津市)老家省亲。 路过成都时,专门看望老朋友吾师文琢之教授。文老为了答谢老朋友造访,在成都骡马市教学餐厅款待任老一行。任老的两位研究生在座,其中一位就是当今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当时陪同的有侯占元院长、张启光教务长、文老和我,一共7人。任老与老朋友交谈十分高兴,任老同时也多次称赞四川的美食,说去北京二十多年了,在北京没有这样的四川美食。席间文老、任老互相介绍学生情况。当介绍到我时,我回答说主要随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我告诉任老我在1965年是读任老编写的书《阴阳学说》入门的,他听后十分高兴,问我有什么困难?我诚恳地向任老请教学习外科的理论方法,任老十分耐心告诉我三点:
一要通读外科发展史,这样可以明白外科发展的脉络,才能全面了解外科; 二要研究外科的流派,流派的形成是众多名医大家共同的学术思想的汇集,对 发展学术是有很大帮助的;三是要研究名家,多读名医专著,才能从中汲取名医的特点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然后融入自己的思维才能有很大的提高。我按照 任老的教诲去做,终身受益。
牢记恩师教诲终身受益——简记文琢之教授
川派中医外科名家文琢之(1905—1991),四川省射洪县人氏。幼时生病多, 体质太弱,多方医治,起色不多。时遇释灵溪大师免费施药,文老父亲向大师 说明文老病情,并许下诺言,若文老病好,便在10岁时出家,在大慈寺剃度,拜释灵溪大师为师,学医来治病救人。文老幼时家贫,敏而好学,果如其诺。10岁剃度出家,即师从四川方外名医释灵溪上人。释氏擅长内外科及杂症,亲 制各种灵效之膏丹丸散。释氏之师天映大和尚乃清代四川外科名手,曾应清廷 召入宫为慈禧太后治疗背痈瘥而名扬四海。释氏为其高足,文师入室学业8年 尽得其传。1925年,在成都开业行医。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 之障碍案》,引起了全国中医药界的强烈反对。当时文老与医界同仁一起奋力抗争,他与北京市李重人教授,上海市张赞成教授,张觉人教授等人一起。他们分别在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地召开的“全国医药团体强烈反对废医案集会”上,向国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保存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文老1957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任教,先从事教学如诊断学、内科,1963年到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文老事外科,以内外合治为原则。文老推崇的医家汪机说:
“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他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 医院中医外科的创立、建设、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文老名言:“人体表现于外的痈疽疔疖,尤江之浊流,树之枯叶,只有澄其源而流自清,润其根而叶乃茂。” 其代表著作有《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川派中医药名家一文琢之》。
文老至孝是我们学习榜样。由于文老父亲去世早,成人后文老为了尽孝,一直与母亲同住,侍奉起居,问寒问暖。如果在外面吃饭,一定要带好食物回来孝敬母亲,母亲很高兴。由于母慈子孝,文老母亲享高寿103岁,文老对母亲的孝顺影响了学生,学生们都纷纷向文老学习。
文老传授杀虫止痒秘方。记得1981年秋,张觉人老师因出版《中国炼丹术》一书,兼之张老满九十岁补过生日,在人民南路的一家饭店请客,我陪文老赴宴, 席间张老十分高兴,亲自签名盖章送我新书,讲了很多炼丹方面的经验,我都一一记下,如饕餮享大餐,十分解馋,收获颇丰。席散我陪文老回天涯寺南街家,文老兴奋,当时没有人力车可坐,只好缓缓步行回家。由于路比较远,我们边走边谈,文老将秘方传授与我,后公之于世,受到欢迎。疥药粉是四川地区流 行较广,影响很大的一个特效秘方,同行对该药的流行是认同的。由于过去没有外传,我在编写文老经验集时将其公布于众。
牢记恩师教诲终身受益——简记罗禹田教授
罗禹田教授(1905~1990),国内中医骨外科名家,中医界名宿。学验俱丰,尤以手法整复骨折、软组织损伤、骨病、烧伤、外科杂病、皮肤病见长,深为病者乐道,学生称颂,同道赞许。罗老家传骨外科业已三代,其父罗裕生疗骨折、 治损伤,为当时大国手,有“罗氏骨科,国内独步”的美誉。
罗老幼时聪颖,少随其父学医,教导甚严,遍读医籍。随父练习推拿、复位手法,习做膏丹丸散之秘药,渐渐地把家学继承下来。成年后,又拜诸名师指点, 医技日精,名成于青年,蜚声于川。
罗老在成都市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1957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任教, 担任中医外骨科教研室主任,参加1960年、1963年全国中医外骨科教材的编 写工作,同时参加附属医院的门诊工作。他主讲1962级、1963级、1964级、 1965级中医外科、骨科、五官课程,培养了许多高级中医专家。1966年参加 32111钻井队烧伤抢救工作疗效好。由于罗老工作成绩突出,1965年当选为四 川省人大代表。罗老每于精神好时,或讲《内经》,或讲《易学》,或讲《外科》,或讲杂病,或讲临床心得,或讲授用药规律,循循善诱,一丝不苟。在读书问题上,指导学生要重点读代表作,经典著作必须精读。罗老为成都中医学院外科 教研室成立、建设、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老的治学名言:“先博览群书, 增长见识,后由博返约,精读细研。”这一方法使我受用终生。其代表著作有《中 医外科临症集要》《川派中医药名家——罗禹田》。
随妇科名家王渭川教授、王祚久教授学习
我在工作后转科时,在妇科跟随王渭川教授、王祚久教授临床学习,在老师们的繁忙工作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比如,王渭川教授长于妇科杂病、不育、带下症等,故王老治疗不育症时重点是调经与带下症同时治疗,加以通窍之品,不仅调好月经,带下之疾也随之而愈,还治疗好不育症,产下健康宝宝。 王祚久教授治疗妇科疾病喜用傅青主女科方。二老之中,前者以医治不育者居多, 后者以医治经带疾病居多。
关于学校中医外科的发展
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时,中医外科教师很少。罗禹田老师是教研室 负责人,吴国璋老师、文琢之老师兼内科教学和附属医院外科门诊。学校开设 师资进修班后增加了刘洁明老师、张敬姜老师、阙再忠老师、熊永文老师。到 1970年又增加了陈忠雄老师、杨嘉钊老师、黄世成老师、宋根信老师和我,外 科此时已经渐渐形成梯队。始分为中医外科教学组、骨科教学组、西医外科教 学组,后成为三个对应的教研室。后来人员代有补充、更迭,到20世纪80年 代中医外科发展为硕士学位招收单位。2002年发展为博士学位招收单位,随后 又作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四川省精品课程以及全国规划教材副主编单位,多部 学会及自编教材主编单位。1997年院系合并后又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 设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传承工作室——文氏皮科传承工作室。中医外 科能够有今天的成绩,罗老、文老功不可没。
在我进入中医行业时,得到很多老师们的教育和帮助。有了他们才有今天的我,我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是李斯炽先生、吴棹仙先生、李克光先生、文 琢之先生、罗禹田先生、彭履祥先生、冉品珍先生、王渭川先生、王祚久先生、 陈源生先生、张觉人先生、曾应台先生、陶涵清先生、余仲权先生、关吉多先生、 雷德明先生、刘洁明先生等,受教甚多,难以一一举例,我执弟子礼,故以称呼先生为敬。
撰写人简介:
艾儒棣,男,皇冠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四川省学术和 技术带头人,川派中医外科第四代学术传人。承文琢之、陈源生、罗禹田、张觉人等全国中医名家多年,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个人临床心得,提出了“扶正祛邪、重建平衡”的见解。针对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内、外科疑难杂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硬皮病,通过中医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得到中西医同行的称赞。出版《中华大典•外科总部》《文琢之中医外科经 验论集》《中医外科临证集要》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