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奉献成为一种自觉
一时的奉献折射一种高贵的精神,一生的奉献承载一种坚定的信仰;轰轰烈烈,展现勇士豪情,朴实无华,彰显大师风范。在与学校共成长,与中医药事业共发展的50余年中,万德光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以党员的品性引领师生,以教师的德性感染师生,以学者的知性启迪师生,以母亲的胸怀关爱师生。她始终以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责任激励自己,以满腔的热忱扎根于中医药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示出共产党人的不平凡。
拥有“四个生日”,在追求事业的征程中践行使命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生日,可万德光却说她还有另外三个生日,那就是在她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三个日子:加入少年先锋队、加入共青团,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特殊生日”。作为一名老党员,她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中医药事业的无限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党员的使命感,克服种种困难,在执着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谱写了华丽的乐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每每谈及成就,提及荣誉,她总是说:“应该感谢党、感谢学校、感谢组织,这些成绩不属于我个人,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
回顾1959年参加工作以来的心路历程,万德光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党的事业,就注定要为之奋斗终身。自从进入中医药高等教育这条战线,自己就像一名“过河卒”,一直拼搏在中医药事业上,从没想过要退缩和退出这条战线。她始终在教学、科研、管理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进性,以职业为事业,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创造价值、体现价值、奉献价值。万德光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生物学,中医药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参加工作之际,也是中药学专业创办之初,除了现成的古代本草文献之外,结合现代实际的中药学教材几乎是空白,需要做大量开创性工作。二十出头的万德光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独自编写《药用动物学讲义》,并首次在中医学院开设《药用动物学》课程。1960年,万德光参加了全国首次中药资源普查,随普查队进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那时,环境条件异常艰苦,翻越二郎山、折多山,历经艰辛,跋山涉水,终于抵达甘孜,她顾不上路途的辛劳,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由于交通不便,牧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州政府很关心普查队,给每人发了一匹马。白天骑马挎枪,翻山越岭开展调查并采集标本,夜晚住宿帐篷或藏胞民舍。万德光运用自己所学的植物分类学知识辨认中药原植物,第一次看见野生的川贝母、冬虫夏草、大黄、羌活、雪莲花、麝等药用动、植物。她深深为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所感动,也使她更加真挚地热爱上这个专业,增强了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在其后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持边学边教的信念,坚信中药服务民众的重要价值。
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1983年,万德光教授出任皇冠体育官网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她以战略的眼光,务实的行动致力于我国中医药教育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她贯彻边探讨研究边付诸实践的原则,先后主持开展了《高等中医药教育按类招生分段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讨》、《面向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进理论,实践的成果也深化了理论研究,先后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人才培养的征途上,万德光教授执着奋进,一刻也不愿停息。2008年,她光荣退休了,老伴张先生对她说“欢迎回家”,本以为她就此可以共享天伦,安享清闲,可是,她却“退而不休”。她无法离开自己深爱的中医药事业,无法让自己停顿下来。秉承奉献的自觉与习惯,她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党员气概,更加勤奋地致力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她作为《药用植物学》国家级精品课和中药品质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负责人,要求做好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要求青年教师立题开展教学研究。她不顾年迈与身体的病痛,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亲自给团队教师讲示范教学课,甚至一讲就是4个学时,令老师们十分感动。她领衔主持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药资源专论》,亲自审阅了全部书稿。
万德光教授从教50余年,为国家的中医药教育、教学和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1993年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药用动物学》教材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优秀教材一等奖。1997年主编出版的《中药分类学》专著,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期间,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66味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远志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承担了科技部“863”攻关项目“50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远志炮制品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采录了这一研究成果,随后主编出版了100万字的《四川道地中药材志》。同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奖。2004年获得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奖),其成果被编入2004年《中国药学年鉴》的“药学人物”。面对众多的成果和荣誉,她告诉弟子和学生“我的一切都是党给我的,我个人的成长与事业发展都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
力行“四个并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
50多年来,万德光教授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为人与治学诸多方面为广大师生树立榜样。
她是坚持教书育人并重的标杆。在万德光教授的教书育人中,她心细若发,无论是学习、科研还是生活,她都无微不至地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一滴水映射一个世界,一个细节彰显一种精神。为保证字迹整齐,在给学生写鉴定或推荐信时,她总习惯性地取来小孙女练字用的方格纸垫在下面,一丝不苟地书写,绝不马虎。中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拉丁文,她就主动联系四川大学的拉丁文老师,让学生去学习;研究生做实验,学校的实验室若不具备所需条件,她就主动为他们联系四川大学、甚至北京等地的实验室;研究生做毕业论文实验研究需要连续采集实验用药材,她就在家的后院种植了多种药用植物,有从峨眉山采挖回来的黄连;青城山采挖回来的川产苦丁茶、辛夷、扁竹根;中江采挖回来的丹参,三台采挖回来的麦冬、川枸杞等。已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的黄林芳,当年做博士论文的实验材料苦丁茶至今还保留在那里,生长茂盛;已是成都医学院副教授的游元元,当年做博士论文实验多次采集的桑叶、桑枝取材于她家后院的那棵桑树,如今已长成了大树。
万德光教授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言传身教,于无声处胜有声。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的国锦林考取了万德光教授的博士生,他满怀感激地回忆说:“由于中医药基础较为薄弱,攻读专业时,万德光教授针对我的情况,悉心制定了个体化的培养方案,针对我的实际情况为我制定毕业课题研究内容,经过万德光教授耐心细致地指导,我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掌握很快,研究成果最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文章1篇,毕业论文获得皇冠体育官网优秀博士论文。这些工作为我后来开展中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是坚持言传身教并重的榜样。退休后的万德光教授依然忙碌,她依旧坚持在教学、科研等岗位上,仍然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督导、科研咨询等各项工作中。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秋季学期第一堂课,她早早地坐交通车到温江新校区为本科生上课,下车时天下起了瓢泼大雨,万德光教授冒雨奔进教室,尽管淋湿了衣服,她仍坚持把课上完,在场的师生无不为之动容。“工作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做应该做的事,第二层是做喜欢做的事,第三层是把应该作的事变成喜欢做的事。先生属于第三层境界,是我们追随的榜样”,万德光教授的弟子这样评价注重言传身教的万老师。
她是坚持做人做事并重的模范。每一届新生入校,万德光教授对新同学说的第一句话总是:“做好人,做好事”。她认为,要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做好学问。她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讲授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时,反复强调药物的安全有效是第一位的。她十分注意教授学生对药材真伪的鉴别,强调“医者仁心”的古训,强调伪劣品“轻则无效,重则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她是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表率。提起讲课,无论是已身为人师的昔日弟子,还是才听了几周课的本科生新生,都不约而同称赞:万教授的课条理清晰,信息量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她常说,“教学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我们教师只要多一分远见、多一分勤勉、多一份责任心,完全可以将教学与科研引入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对教师而言,一切教改和科研都需要落实到为学生讲好每一门课和每一堂课”。
万德光教授积极探索中药研究方法和理论,拓展中药研究领域。其中,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相关性研究是其提出最具代表性的新领域,将本草考证、原植物的品种鉴定、药材的品质评价与药效评价四者结合起来,综合利用本草学、分类学、化学、药效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等学科的技术和方法,揭示影响中药材品质诸因素的内在关系,筛选出先进的、实用的、可操作的指标,这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药开展的系统研究,体现探索中医药特色的规范化质量标准。此项研究成果已反映在由她主编成近百万字的《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里,在中药理论研究上首次提出了中药品质理论的九个论点,出版了《中药品质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并得到同行的肯定,其理论观点被收入研究生教材《中药鉴定专论》和《中药资源专论》中。并自1991年以来,按此研究方向培养了3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崇尚“四字箴言”,在鲜明个性中彰显党性的光辉
“以心方能育心,以魂方能育魂”,在万德光教授身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她学术的魅力,更能体味到她人格的力量。
万德光教授认为,当教师,心中要永存一个“爱”字。爱党,爱祖国,要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更要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说到热爱教育事业,校园里一直流传着万德光教授上课的“三早”,即早起、早走、早到。只要上午有课,她就会早早地起床,提前来到课堂,与学生早见面。这“三早”是她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学校迁到新校区的第一堂课,因怕上课迟到,她可以足足早到教室半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即使在担任皇冠体育官网副校长期间,她也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一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
万德光教授爱学生,体现在她平常关心学生的点点滴滴。每当新生进校,万德光教授都会把学生找来单独谈话,召集新、老生见面交流。学生和她亲如一家,经常到她家去促膝谈心。连老伴张老师都熟悉她的绝大多数学生,随口说来便是一大串准确的名字,如数家珍。
万德光教授的昔日弟子,如今已是皇冠体育官网药学院中药资源与鉴定系主任的严铸云教授回忆到:“读书时,逢年过节,只要先生在成都,总要把全体学生请到家中吃饭。记得有一次过端午节,先生在外地出差,专门打电话委托老伴张老师把煮好的棕子和咸蛋送到学生寝室”。
万德光教授常说自己有“三个家”,一个是自己的“小家”,另外是学校和祖国两个“大家”。她的大儿子曾说:“妈妈,您跟学生说的话远远多于对我们说的话”。尽管她常常为了“大家”难以顾及“小家”,“我也非常爱自己的家人,想尽力当好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万德光教授不无遗憾地说。前几年,万德光教授的母亲因病瘫痪卧床,她一直守候在母亲病榻之前照料。2008年3月,母亲的病情加重,为了不耽误工作,她还同时修改4位博士生的论文。研究生见她太辛苦,纷纷要代她照顾她的母亲,她却婉言拒绝,因为她觉得悉心照顾母亲是她作女儿对母亲的爱……
在治学态度上,万德光教授崇尚一个“严”字。在组织编写《四川道地中药材志》时,她要求对所收载的每味药进行道地性考证,做到“言川产必有据,言道地求其源”。为了考证药材出处,她亲自奔赴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查询,最终在成都市温江区图书馆找到了孤本《天宝本草》,并详细考证,终于证实了“川木通”确为川产道地药材的依据。2005年暑假,她和编写组的成员一起对《四川道地中药材志》书稿进行最后编审。为了赶在四川召开的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之前出版,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了3个多月。作为主编,她逐字审定书稿,有时忙得饭也顾不上吃。万德光教授始终相信“严师出高徒”的格言。她总是反复修改每一位博士的毕业论文,修改五六次是家常便饭,论文的每一稿都会逐字推敲修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当时她还是副校长,白天行政工作繁忙,常常在晚上批改论文到深夜。她的研究生们常议论说:“万老师追求完美,不敢马虎”。在她严谨风格影响下,她弟子们也养成了严谨的品性,以细致、科学的精神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骄人业绩。
她的弟子,如今已是博士生导师的刘友平教授回忆说:“先生要求非常严。记得当时在做‘九五’攻关项目,同时又要撰写毕业论文,任务很重。有一种药材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很难分离,我有想放弃的想法。先生要求我必须做到‘山穷水尽’,证明此路不通后,才能另换路径。在先生的坚持下,这个难关终于攻克了”。
万德光教授还崇尚一个“实”字,即踏实、务实、有实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几十年来,为考察川产药材,她带学生野外实习,几乎踏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出差到中药材的一些产区如云南、重庆、安徽、新疆、海南、黑龙江等地,也总不忘抽时间到野外去作药材资源调查,采集药材标本,这几乎已形成了她的一种职业习惯。即使年纪大了,万德光教授仍然坚持亲自采集研究用实验材料。2003年夏天,已经近70岁的她仍和学生去江油银杏种植基地考察,一起上山、观察测试、亲自采样。她说:“科学研究必须自己动手,必须身体力行,凡能自己做到,绝不假手于人。”
万德光教授在名利面前“明”字当头,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2003年,万德光教授在获得全国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之后,对采访她的媒体谈感受时说:“教书育人,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心目中的名师不在‘名’,而在‘明’,即做一个明白的教师、明德的教师、明智的教师”。就上课而言,她总说当教师要备好课才能讲好课,自己“教了一辈子书,备了一辈子课”,并且“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她说,要讲得“精”、“深”、“活”,备课是关键,备课是教师深化知识、更新知识的过程,不可因熟悉而偷懒。无论教过多少遍,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翻阅教案,思考、补充和更新讲授内容,她常常备课到深夜,实在困了就打个盹,精力恢复后继续工作。凡有课时,一切都为上课让路”。万德光教授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尽管已是古稀之年,但万德光教授始终朝气蓬勃。她常引用宋代教育家朱熹那句“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勉励自己和他人。她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办好教育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好教师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教师,要永远心存谦虚,要坚持教学相长,不以师自居和好为人师,要不断为自己‘充电’”。她说自己当教师最深的感悟是:“师贵育人,人贵笃学,学贵融通,通贵博采”。
在中药品质研究学术论坛暨万德光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庆典上,为了向从教50年来为学校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在中药品种、品质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万德光教授致敬,皇冠体育官网党委书记张忠元教授即兴赋诗一首:“万卷华章育英才,德高身正显风范;光阴抹去民众疾,师恩恰犹千重山”,这正是万德光教授的真实写照。
(来源/皇冠体育官网校报第471期 编辑/霍文巍 康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