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主站
教学机构
党政管理
科研及产业机构
公共服务
专题栏目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未指定
欢迎光临 成中医故事 !
您的位置:皇冠体育官网 >讲述---成中医往事>详细内容

讲述---成中医往事

四十年磨一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04 17:10:41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一直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直到近几十年,随着中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社会对养生健康的呼声日渐高涨,中医养生学才渐趋独立发展,最终建立了中医养生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我于1977年毕业留校任教,穷40年岁月,立足《黄帝内经》研究养生, 有幸为中医养生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回顾我的中医养生研究历程和中医养生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开创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研究积累期、学科确立期、专业成型期。其中充满了偶然与必然,机遇与挫折,可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同时也应验了我常说的那句话“天公不负厚道,付出总有回报”。

研究积累期

其实早在幼年时期,我由于出生于青城仙山坐落的灌县(现为都江堰市),故“弱龄慕道,素好养生”,后来拜当地名医方玉祥先生为师,侍诊时即已有针药不能尽治百病之感,在老师的指点下,对养生产生了浓厚兴趣。1969年参加医疗卫生工作后,参与临床工作,对养生之作用尤多感慨。及至1977年于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后,则正式拉开了养生研究事业之大幕。

心路故事1

1977年大学毕业之时,恩师李克光曾劝我道:“烈光啊,你就留在内经教研室当‘念经的和尚’吧。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枯燥,但我相信,以后你会感谢我的!”后来,内经教研室主任郭仲夫老师也肯定了我的选择,于是我承两位恩师指点,留在了内经教研室。《黄帝内经》“高古渊微”,全国各大中医高校当时《黄帝内经》名家如云,各具特色,那我的《黄帝内经》研究应该选择何方?此时恩师郭仲夫教授又指导我说:“你干脆另辟蹊径,研究养生吧!《黄帝内经》是‘奉生之始’,研究养生是对了的!”我不禁恍然大悟,《黄帝内经》 那么多养生名篇,甚至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就是养生专篇,说明了养生于中医的重要性,然而中医养生学在当时却是冷门,少有中医学者专门研究,这是多么广阔的学术天地啊!从此,我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地踏上了养生研究之路,并为之坚持至今。两位恩师的指点为我打开门户,而且我的养生研究还受到了李斯炽教授的深刻影响。当时我在大中基教研室担任生活秘书,经常去李克光副主任家中送教研室分的生活福利,常能见到李斯炽老前辈。记得那时李老已80余岁高龄,喜欢在自家院中独坐,“一把藤椅伴日光,几句黄庭对夕阳”,悠闲得很。看李老兴致很高,我窃思正好趁机会向李老请教学术。李老当时喜欢给我讲《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而且专门讲其中的“养生五大法则”。与课堂上听讲的感受不同,李老的讲解非常深入,旁征博引,细致入微,大大开拓了我的养生视野,加深了我对养生的理解,对我一生的研究影响很大,乃至影响了我后来在学术交流会议上的演讲风格,故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发表,题为“聆听李老论养生”。现在我也已逾古稀之年,对李老当时的心态颇有体会,真如辛弃疾所言“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这就是中医的传承,所以我曾感叹“学无师不得高明, 术无承不得传薪”啊!

此后我一直在内经教研室默默研究养生,积累学术底蕴。一直到20世纪 80年代,少数中医高校探索开设中医养生康复学选修课程,成都中医学院的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由郭子光老师和我共同向学校教务处成功申报,郭老师负责主讲中医康复部分,我负责主讲中医养生,从此开启了养生教学历程。 但学科一直未受重视,发展得较为缓慢。“着意寻不见,有时还自来”,转折发生在21世纪初。当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护理专业范围内,编写一本《养生康复学》规划教材,这个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最终,《养生康复学》 于2005年8月出版并在当年护理专业新生中使用。这本教材汇聚了我几十年辛勤耕耘的成果,是我国养生领域第一部正式本科教材(之前均为试用教材)。 该教材在2006年还被教育部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从此,我在校内外声名渐起,先后又主编出版了《中医养生保健学》《汉英双语- 中医养生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

心路故事2

古人言“世间多少不平事,多在机缘遇合中”,俗语也说“机遇不光顾没有准备的大脑”,2003年时,我研究养生已整整26年,已年逾半百,谁知道机遇就这么悄然地到来,现在想来记忆犹新。那年初春的某一日,我到四川省针灸学校取资料,突然想到很久没有见过陈中熊、李继福老师,便顺道上楼拜望。李老师与我几句寒暄后,突然说:“马老师啊,我记得你是搞养生的吧?我这里正好有个棘手的事,你来得真是太巧了,我正准备近日亲自登门找你呢。”我就问是什么事。李老师说:“中医药出版社 有本‘十一五’《养生康复学》的教材喊我去当主编,但我又不是搞养生的,干脆我推荐你去当主编吧,这个主编你当最合适。”陈中熊老师也在旁边极力劝我。我说:“李老师啊,人家是让你当主编,中医药出版社又不认识我,我当不合适。更何况我又没申报,也没得到通知,临时换主编,对方肯定不同意呀!”李老师做事很干脆,对我说:“你说得也对。别忙,我打电话问问。”说完就拿起电话拨给教材办公室主任,并开门见山地说:“我不是搞养生的,当不了这个主编。我给你推荐一个人,我们学校的马烈光老师,他研究养生几十年了,我认为他一定能胜任主编工作,请你们慎重考虑。”临阵换帅,对方一开始是极为不情愿的,后来拗不过李老师,也就妥协了,对李老师说:“既然这样,那我们也尊重您的意见。但是要换主编,还必须履行手续和流程,我们也要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就请那位老师最近几天把申请表填好,盖章以后马上传真过来。”就这样,中医界第一本养生类本科教材《养生康复学》的主编重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落在我的身上。第一本养生类本科教材、人生第一次主编教材、第一次向外界展示成中医的养生学术风貌,几个第一次集合在一起,令我感到压力很大,编写过程真可谓“夙兴夜寐、焚膏继晷、稿凡屡易”。这个过程太艰辛了,以至于这12个字在我其后编写的8部中医养生类规划教材前言中反复出现,也算是对这本教材的一种纪念和追忆。

学科确立期

我曾反复思考,中医养生学科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经过反复比较,我认为应当是“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的成编。

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责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启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简称“十二五”行业规划教材) 编写工作,我再次被遴选为《养生康复学》主编。这本教材经过我的呼吁,名字最终更改为《中医养生学》。这是中医养生学这门学科中第一次出现的国家规划教材,充分彰显了学科的独立,在中医养生学的现代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后,我又主编了 “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导论》及供研究生使用的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行业规划教材《中医养生保健研究》,由此进一步巩固了中医养生学的学科地位。在此过程中,我在中医养生界的声名积累日渐深厚,因而在“十四五”周期内,再一次被确定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的主编,真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回首这些年主编教材的经历,颇有“不待扬鞭自奋蹄”之感!

心路故事3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设置中医养生康复学选修课时,我就对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的分离颇有想法。后来主编《养生康复学》的时候因为是临危受命,尚不能自鸣。但是到了 2011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整个社会已经掀起养生热潮。而中医养生和中医康复仍然因循守旧地强扭在一起,严重滞后于大众的健康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大趋势,恰逢我又被选定为教材主编,于是我自感必须要站出来为学科说几句了。那是在北京召开的主编会议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领导都在场,轮到我发言时,我大声疾呼:“各位领导,各位同道,今天,老朽我有几句话不吐不快。我研究养生30多年,现在人们健康养生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们却还在用《养生康复学》作为教材名,我认为这是极为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养生与康复,一个重在健康人群,一个重在残障患者,虽然应用方法技术上有些相似之处,实际上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十一五’甚至更早的时候,发展形势不允许,两个学科合在一起尚能说得过去,然而在现今的新形势下,为什么还要将两个学科强行捏合在一起呢?这不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律!更何况,从整个中医学角度来看,养生是中医学的特色,应当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黄帝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就是在专讲养生,甚至列为‘圣人’之学。所以我向在座各位领导和同道强烈建议,将我负责的这本教材改名为《中医养生学》,希望能给予支持! ”令人感动的是,我的发言得到了其他主编的一致认可,纷纷发声支持,一些老前辈也表示了赞同。与会领导对我的意见也很重视,直接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下达指示:“马教授说得好啊!中医养生和中医康复怎么能一样呢?你们下来一定要配合马老编好《中医养生学》这本教材。”就这样,大事成矣,教材由此更名! “十二五” 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养生学的独立在中医范畴内得到公认,也使这门学科在中医学领域回归了其应有的地位,是现代中医养生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专业成型期

有这些学科建设成果的铺垫,我先后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养生健康重点研究室和中医养生学重点学科,又经民政部批准备案,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下创设了养生专业委员会,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养生康复学院。就这样,皇冠体育官网的中医养生学科从创立 到初具规模,迈出了“创业艰难”的第一步。其后,中医养生学的专业设置问题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2016年8月,由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在南京召开了 “中医养生学专业设置”论证会。莅临会议的除了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领导外,全国各中医高校的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也出席。我校教务处王飞处长和我一起受邀出席了会议。我在会上向出席论证会的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详细汇报了早已酝酿多年的中医养生学专业蓝图,强烈呼吁在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规划中独立设置中医养生学专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至此,倾注了 40余年心血的中医养生学科加专业的宏伟大厦,终于屹立起来,我也被评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心路故事4

2015年,我校曾向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设立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未获成功。2016年8月中旬,乘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的东风,我校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再次发起《中医养生学》专业设置申报,并召开了论证会。会前,时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的陈涤平教授对我说:“马老,这次申报能不能成就全靠您了。我们与教育部和国家中管局领导商定,大家发言都限定5分钟,唯独给您留的时间最长,有30~40分钟。您主编了那么多本规划教材,是养生大专家,说的话才有分量,您可要想办法打动他们啊!” 不仅如此,会议主持人还特意安排我第一个讲。我当时就在想,既然我是作为专家受邀的,又承担着养生专业的希望,就不能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必须体现出专家的特点,实事求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于是在我讲之前,先把手表摘下来放在桌上显眼的位置,防止超时,然后就直入主题、直抒胸臆:“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开讲之前,我首先提个问题:中医学最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何在?不言而喻,我认为就是养生!本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了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如果还不赶快设立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那么在座诸位,包括我在内,都将是中医学历史上的罪人,有负‘江东父老’啊!”随后,我从养生概念说起,一直说到中医养生学与中医康复学、中医治未病、中医临床医学的区别和联系,中医养生学对中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性等,共计用时近40分钟,恰好没有超时。一位专家用如此强烈的语气发言,可能平时都很少见到,但确实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当时出席会议的专家我记得有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孙光荣教授,他们首先对我的发言表示了强烈支持:“马教授说得对!中医养生学专业确实亟待成立。现在养生的社会需求这么大,专业人才却始终缺位,这充分说明专业设置有问题啊! ”最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卢国慧司长说:“马老放心,我们下来一定向卫计委、教育部汇报,尽快推动中医养生学专业的落地,不辜负马老的一片良苦用心!”于是,在2016年12月29日,我永远铭记的一天,在“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表彰大会期间,就在人民大会堂,恰是我正与余曙光校长商讨向相关部门探询专业设置消息的时候,卢司长乐呵呵地走过来对我说:“马老,我恭喜您啊!今天您可是双喜临门呦!”我心中隐隐有些猜测,但又不敢相信会这么快,于是试探着问是哪“双喜”?卢司长说:“您今天获得了教学名师,而就在昨天,您老人家心心念念的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获得了教育部的通过,正式设立了,这还不是双喜临门吗?”一听此言,我几欲潸然泪下,坚守40年的中医养生学梦想,竟然圆梦在今朝,真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啊!

中医养生学科和专业的开创过程大致如此,苏东坡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只是一个热爱养生、研究养生的普通成中医人,在学术积累的基础上适逢时代大势,顺势而为,于是幸运地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一件事,仅此而已。朱熹曾诗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如今我也不觉间年逾古稀,“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中医养生学领域未来发展应当是年轻人的天地,由我的学生、弟子们和成中医人去发挥才学了,我只待“她在丛中笑”。

撰写人简介:

马烈光,男,1952年生,中医养生学科创始人、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现为皇冠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养生康复学院名誉院长,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院名誉院长,《养生杂志》主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四川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主编国家规划教材8种及专著40余部,公开发表文章200余篇。

终审:宣传部新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