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医记忆 | 档案里的故事:我校创编全国第一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药鉴定学》的特色与贡献及我校对《中药鉴定学》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的贡献
我校是全国第一家创办药学院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开办中药学本科教学之初涉及的各学科教材在全国完全是空白,创编各学科相关教材成为药学院办学之初的当务之急。
我校作为首家开设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单位,在教学和教材建设上积累了丰富和成功的经验。当主编中医学院试用药材《中药鉴定学》的任务落实到学校后,贾敏如、李仿尧、万德光等老师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创编中药鉴定学教材的责任,从筹备、编写到出版,期间历尽各种艰辛,最终于1977年7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保证了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届中药学本科生——中药77级及其后各年级使用全新的《中药鉴定学》教材。
全国第一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药鉴定学》的特色与贡献
在全国首次统一了学科名称为“中药鉴定学”,并确定了《中药鉴定学》教材的编写体例,其总体框架沿袭至今。该书分绪论、各类与附录三大部分。
1.绪论:第一章我国中药的丰富资源,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和任务,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第四章中药的鉴定,其中重点介绍中药鉴定的依据和中药鉴定的方法。
2.各论:收入常用中药372味。以植物、动物、矿物药分大类,以药用部位分章,每章又以生物的分类系统编排每个中药(矿物药以主要成分归类)。所载中药分为重点、一般和简介三种形式,部分内容采用小字排列,以供教学选择。各药主要介绍其基原鉴定、性状鉴定,必要的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对品种混乱的重点中药,于该药的附注中择其主要混伪品种简介其鉴别特征,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别能力。
全书收载墨线图共计794幅,包括总论,各论原植物图、原动物图、药材图和部分饮片图、显微图等。其中,为适应本教材需要而对不少引用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墨线图图进行了改绘。尤为珍贵的是本教材有三十几味药材图,特别是部分道地药材图为我校谢先云老师首次以实物进行写生的墨线图,如川乌、草乌、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黄连、何首乌、延胡索、麦冬、三种郁金、浙贝母、钩藤、枳壳(酸橙及香园)、枳实、使君子、枸杞子、冬虫夏草、土鳖虫、僵蚕、毛壳麝香(未修边剪毛和已修边剪毛共2幅)等。另外,还有藁本(新疆藁本)等一些药材图为编写单位老师提供的写生图。教材出版后这些写生图被后续不少教材多次引用。
3.附录:收入类似中药的对比鉴别、中文名索引和植物、动物拉丁学名索引。尤其是类似中药的对比鉴别,收录了30组药材性状相似,容易混淆的不同中药材,将其药材名、品种来源、药材性状鉴别,以表格形式列出,着重对比其性状主要鉴别特征,突出鉴别要领,通过这种药材与药材的横向比较,拓宽学生真伪鉴别的能力,方便学习掌握,深受老师和学生认可和喜爱,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我校对《中药鉴定学》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的贡献
1.《中药鉴定学》教材从我校药学院院领衔创编第一版后,1980年,学院再次主编了《中药鉴定学》教材第二版,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编写单位有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我院参加编写的有贾敏如、李仿尧、万德光、卫莹芳等同志,贾敏如同志任主编。
皇冠体育官网主编《中药鉴定学》1980年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药鉴定学》教材从我校药学院领衔创编第一版后,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服务社会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中医药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中药鉴定及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中药鉴定学学科不断发展。《中药鉴定学》教材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与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后续教材已经出版了若干版,但第一版主要的编写体例几乎沿袭至今,第一版教材的写生药材图也被广泛引用,这就是成中医人对中药鉴定学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首版《中药鉴定学》出版后得到各兄弟院校的广泛使用并给予一致好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药鉴定学》从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到规划教材的编写,其间主编单位经历了几次更换,但我校中药鉴定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一直没有缺席过每一版《中药鉴定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从《中药鉴定学》教材的创编到如今,一直为《中药鉴定学》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应有贡献。
2.我校卫莹芳教授主编并于2010年9月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药鉴定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本版《中药鉴定学》教材是由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组织,由全国14所高等医药院校共同编写而成,全书822000字。
皇冠体育官网卫莹芳主编 《中药鉴定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0年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本教材内容以社会需求和中医药现代化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教材长处,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传承中药鉴定传统精华,守正创新,力求体现“精、新、实、特”特色。学生易学好懂,能学以致用。
一是总论编写体例的完善与改革。在上一版教材的基础上,第三章新增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第四章新增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并在第四节中药的鉴定中将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的方法归纳为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安全性检测、质量评价;新增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完善了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及中药鉴定方法,拓展了中药鉴定学的内涵,增强了总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同时,总论注意反映国内外,特别是国内中药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影响中药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增加学生们的自豪感,巩固学生们的专业思想。
二是各论中药编写体例创新。对30多年未变的各药编写体例有重大创新,紧扣中药鉴定的核心是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总论呼应,对鉴别及检查等项目依其目的进行分类,新设置为中药【真实性鉴定】包括植(动)物形态、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安全性检测】包括重金属与有害元素、残留农药、有毒成分、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检查等;【质量评价】包括经验鉴别、纯度、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更利于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各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编写教材内容,各药编写项目与内容设置上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重点药与一般药、简介药的内容繁简关系,及时反映《中国药典》对中药品种、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检测的要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注重实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化学成分”项,一改以往教材笼统编写为按大类成分编写,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主要介绍有效成分、指标性成分或具明显生理活性的成分,与其后理化鉴别及质量评价形成有机联系。另外,本教材各论率先收入了中药饮片鉴别,在重点药【附】药项收载了同类药材或中药提取物鉴别,使中药鉴定学的内容完整地涵盖了药材、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附注”内容丰富详实,知识覆盖面广,对大宗常用道地药材及毒剧药材择要介绍其常见伪品、地方习用品、资源状况及相关产品等内容,为学生扩展知识面,了解药材使用历史、现状及资源情况提供有益参考,深受师生欢迎。
三是新增导学项。总论每一章和各论每一篇前新增导学项,突出各章节的重点与难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明确了教学的任务与要求,利于教与学。
四是附录新增“中药鉴定学常用名词术语解释”。解决了长期以来中药鉴定名词术语分散于教材中不利于自学的不足,为教与学提供了规范内容,收到很好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内容以社会需求和中医药现代化为导向,紧扣大纲要求,高度贯彻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精神,使中医药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通过创新编写体例与内容,完善中药鉴定理论系统与知识体系,使教材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启发性和适用性。教材体例完善,附图详实,有“精、新、实、特”特色。学生通过本教材系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能举一反三,培养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提升知识自我更新和终生学习能力,收到很好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师生和同行好评。
致谢:感谢万德光、李仿尧、谢秀琼、杨启德、唐声武、谢先云等老师为本文提供相关信息。感谢龙飞老师协助提供教研室历年相关教学文件资料。
讲述人简介:卫莹芳,教授,博士生导师,皇冠体育官网首届教学名师,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从事中药专业本、硕、博教学与科研工作46年。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