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晓宇:战“疫“不胜不回家!
“开科那天下着大雪,收治的第一批患者很多都是从方舱医院、下级医院转上来的重症、危重症病人,80多岁、90多岁占多数,我们压力很大。”回忆起在湖北武汉战“疫”的第一天,我院感染科主任扈晓宇面色凝重。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扈晓宇就十分关注武汉的疫情。作为感染科医生,扈晓宇一直觉得,到最前线去,到武汉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晓宇,惊悉你去了武汉疫区抗击冠肺一线,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担心,但这是党和人民对你的信任,是一件光荣伟大为民谋福之事,你也可以把学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有所创新和提升,也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好的机会……”临上飞机时,扈晓宇收到了他二舅,也是他中医启蒙老师发来的短信,想到临别时妻子和母亲的泪眼婆娑,扈晓宇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湿润了眼眶,他暗暗握紧了拳头。
“战‘疫’不胜不回家!”
2月15日,由扈晓宇带队的我院援鄂医疗队与其他来自四川的援鄂医护人员混编,组成四川援鄂第七、八批重症医疗队,成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9和Z10两个病区,共128张床位。
尽管来的时候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病区开诊第一天的情况,还是让扈晓宇感到出乎意料。
100多张病床在12小时内全部收满,患者中80岁、9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占大多数,均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有的患者从1个多月前就开始发烧,状态非常不理想。这是扈晓宇刚到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时面临的救治情况。
“总的来说,救治难度非常大。”扈晓宇坦言。
令扈晓宇欣慰的是,武汉协和医院的中医药工作基础相对坚实,让他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开展中医工作。
武汉协和医院不仅有自己的中医科和中药房,当地医务人员也十分配合扈晓宇的工作,病区开设后不久就开通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中药处方权限,并指定扈晓宇为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院区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组副组长。尽管在磨合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一些问题,但都很快解决了。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中医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在扈晓宇的牵头下,第七、八批四川省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紧急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中医突击队”,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实行中医药治疗“分区管理”。
为提高救治效率,医疗队将病区分为红区、黄区和绿区,其中红区收治危症和较重的重症患者,黄区收治较轻的重症患者,绿区收治普通型患者。对红区患者以四川省特色处方“川方I号”灵活化裁,一人一策,黄区患者用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的中药方加减,绿区患者则直接使用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的中药方,并跟踪疗效酌情加减。
一位96岁的患者入院后一直没胃口、精神状态也不好,经过3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终于食欲转好,能吃一大碗饭。
“医生,能给我们开点中药带回去吗?”几位即将治愈出院的病人围着扈晓宇问道。医疗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一些患者变成了“中医粉”。
“患者服药,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我们评估患者胸部CT的改善,发现总体改善率达到了79.6%。对患者发热、咳嗽、消化道症状的缓解率分别高达96.7%、93.8%和95.6%。”扈晓宇说。
另一组数据也能从侧面反映中医药的疗效。在Z9和Z10两个病区,气管插管的患者是0例,使用有创呼吸机是0例,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也是0例。
3月15日,武汉协和医院作为第一批新冠肺炎危重症定点救治医院,该院肿瘤中心Z9和Z10两个病区迎来患者“清零”的日子。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奋战,两个病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76例,其中包括64例重症、危重症患者。累计治愈出院141例,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51例;累计转院33例;累计病亡2例。
“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床位数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我们两支有中医参与的医疗队各项数据基本都优于同天开科的其他援鄂医疗队。”扈晓宇说。
“从我个人经验角度来说,中医参与度越高的,中西医磨合越好的医疗队,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就好,治愈率很高,病亡率也低。我们中医人救治新冠肺炎应该充满自信。”在汉期间,扈晓宇还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医护人员分享了他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和感想,为中医人加油鼓劲。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