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 学工队伍“疫”路同行显担当(二)
学校进入“静默管理”状态期间,共有4150名学生在校。疫情防控就是命令,党员身份就是战袍,学工队伍冲锋在前,始终站在防疫一线,与学生们同在。
药学院/现代中医产业学院辅导员张潇:“萤火扫楼志愿队” 密织疫情防控温情线。
如何保证学院在校学生数据精准可控,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扫楼”。张潇携手30余名志愿者用光和热敲开安全之门,密织药学院疫情防控温情线,将“小我融入大我”照亮信仰的光。根据学院学生公寓分布点,线上对接所属辅导员了解学生实时动态,线下动员学院研究生党员、团学干部、青年志愿者组成本科、研究生两支“萤火疫情防控志愿者小分队”,上下协作、内外联动,按照“定人、定岗、定区域”的行动方式,深入学生宿舍、实验室、教学区,通过爬楼、敲门、询问、登记等方法,对学院在校907名学生,11栋公寓楼,530间宿舍的学生核酸检测情况、生活状况、心理状态等进行摸排询问。同时打好学院“宣传+摸排+教育+整改”的疫情防控组合拳,进一步加强排查工作,尽力做到“不留盲区、不漏死角”,对学生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的行为“提前预防、及时发现、严肃教育、如实汇报、妥善解决”。
临床医学院辅导员魏兴格:“守夜”战士
与众多辅导员一起,魏兴格成为了成中医“守夜”战士的一员,坚守在“疫情黑夜”,保卫着“健康绿码”。夜深,学校行政楼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还在总结研讨今日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深夜,留校值班辅导员的背影出现在一间又一间在校学生的寝室中,关心着同学们的身心、学习和生活。最令人难以忘记的是通宵夜班,疫情中白班的结束便是夜班的开始,无暇顾及晚饭,甚至早餐也在忙碌中忘却,迎接新生报到、接送老生返校、驻守每日核酸和整理疫情数据等,顶着黑眼圈继续推进白天的工作。魏兴格说,疫情里成中医的夜显得格外寂静,但成中医人却在用决心和毅力,坚守着“疫情之夜”结束后的黎明与曙光。
民族医药学院辅导员谢文曼:因为我是辅导员
“谢老师,你收拾一下,下午到学校值班哦!”接到学校通知后,谢文曼没有任何的犹豫。虽然脚伤还未痊愈,到校后,便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工作:开疫情防控工作会,组织核酸检测,深入学生寝室,关心在校学生的心理,排摸全院学生情况,解决突发事件,及时发布官方信息……
深夜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后头痛欲裂,便起床用陶瓷杯盖为自己刮痧解痛;脚伤旧疾也一并来袭,便热敷脚踝。“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心中只想,明儿起来接着干,坚持下去,因为我是一名辅导员,更是一名党员。”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辅导员段雪峰:475人,9天,24小时
学院大四学生由于要参加“第二阶段”考试,便提前返校。同时,其余年级部分学生也早在静默管理前回到了学校,学院在校学生共475人,包含研究生10人,实习生87人,境外生2人、新生5人。学院在校学生分布在了13个公寓。
为了准确排查在校生人数,也为了给学生送达学院的关怀,段雪峰走遍了学院在校同学居住的每一栋公寓,每一间寝室,关心同学们的心理状态、饮食起居和核酸检测情况。“留校、值班、查寝、看望、迎新、台账、统计、签字、开会、隔离”成为了过去9天段雪峰老师的日常,微信保持24小时在线,用心、用情、用爱来守护同学们。
医学技术学院辅导员肖潇:与成中医经历一场“静默”体验
初入辅导员岗位的肖潇,接到了疫情防控一线值班的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她收拾行李,来到学校,克服困难,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看到化零为整的工作清单,我逐渐找到了工作的节奏。从第一次开会时的焦虑、第一次查寝时的紧张、第一次凌晨三点接到就医学生电话的慌张,过渡到数据的一步步准确,让我有了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勇敢,也算是一种成就。”
(供稿/学生处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