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苑指尖微党课:第一次国共合作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药学院党政管理服务党支部的黄子饻,欢迎大家收听药苑指尖微党课。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经过艰辛的探索,特别是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强大势力压迫下,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取得斗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必须加强与各党派的合作,以形成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1922年7月中共二大会议指出,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是一个“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他为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和消除封建军阀,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革命道路探索。正如毛泽东所说:“从孙中山组织革命的小团体起,他就进行了几次反清的武装起义。到了同盟会时期,更充满了武装起义的事迹,直至辛亥革命,武装推翻了清朝。中华革命党时期,进行了武装的反袁运动。后来的海军南下,桂林北伐和仓设黄埔,都是孙中山的战争事业。”但孙中山的历次革命运动大多遭到了失败,特别是1922年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遭受到最大打击,他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断无成就的。正当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他以新的希望,俄国经验“殊可为我党师法”。而国民党成分复杂、组织松散,也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这进一步促使孙中山决心同苏俄合作,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发表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开始。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1923年10月初,应孙中山的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不久被聘为政治顾问。国民党的改组很快进入实行阶段。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大会选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十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或候补委员,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国民党内部情况相当复杂,但它已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