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访学项目5月总结-何婷婷(2015级临床医学院九中医班)
5月学习总结 何婷婷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正式学习。
今天考完第一部分课程的考试,正好对前一个月的学习进行总结。
第一个月的课程总的名称是Introduction to Medical Termi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其中大概包括了三个部分:学习21世纪的教学方式,即active learning(Team-based learning & Problem-based learning & Supervision…);Study design(包括统计和流行病学的部分);Medical terminology & Anatomy terminology。泰国这边的学习模式便是如此,一门大课,由几个小的课程组成,例如学习一个人体系统,便可以包括解剖、组胚、生理、病理、药理等。
以下从我认为可借鉴的方面和项目可改进的方面进行讲述。
可以借鉴的部分:
1、教室:一般的lecture课程在一个固定的教室,active learning 的课程在另一个教室,小组讨论有专门的小教室。每节课上课前会有技术人员调试设备,不会出现中途教学设备出问题而耽误上课进度的情况。每节课都有老师的录音,并上传至Moodle,便于学生课后回顾。
2、教务网站:Moodle是从学校官网进去,类似于我们学校教务网登陆了学生账号之后的页面。在这个页面有所有的学期安排,上课需要的资料会在课前上传,供学生预习,提前了解学习内容。这边的课程是在开学前全部确定好,会提前算好公共假期的时间,不会出现由于放假需要老师另行安排补课的情况。以下是Moodle的部分截图,我个人很喜欢这样清晰明了的方式,可以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在Moodle上也可以对老师提问,也可以提交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还可以做课前的预测试。
3、师资:这里的老师没有寒暑假,学生放假之后老师依然需要到学校上班,评估这个学期的课程,并为下个学期准备;
虽然有些老师带口音,但确实是能做到全英文授课交流的,这方面我们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英文授课,我印象中有一次是英文授课,大概开始了5分钟,录像结束之后便开始继续中文授课;
一个18人的小班,在分成三个组后能做到分配给每组一位mentor 和一位 assistant。并且不同的课程,每组老师不同。九年制一开始说会配备导师,后来在大三虽选择了临床导师,但大多也局限于跟诊学习,由于导师自身十分繁忙,手把手教导学习和课题写作是不可能的,如果学校能有专业的老师配备是再好不过的。就像是Supervision的课程,大概就是一个小组开始写一份标书,老师会一直从旁辅导,提出问题和给出意见,每周固定的会面,汇报进度和分配接下来的任务。学校的课程里有一门科研思路与方法,唯一的印象是老师在讲台上摆龙门阵,说到了研究生阶段自会有接触。那么学校又不断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这其中是否存在冲突呢?我认为,若是在学习了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这些课程之后,是可以开设类似Supervision这样的课程的,可以活用学习到的知识,并且学会学一份完整的,可实践的标书。(老师对标书的要求十分严格,虽然知道不会去实践,但是都把它当成是正式的来对待,背景就一改再改,也会请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士来提供指导。)
4、教学模式:法政大学强调student-centered,老师大部分是担任从旁引导的角色,正因为如此,所以学生有大量的自习时间,学生从active learning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虽然也会有lecture的课程,但有严格的比例规定,具体多少忘记了,但肯定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所以老师需要在丰富课程形式上花很多心思。而且这样会让学生形成自己思考的习惯,会提出问题,而我们习惯于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模式,很少自己去思索,每节课老师问“any questions?”,大部分都是沉默,但不见得我们都懂了,不懂才提不出来好问题,我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也在努力改变我的思维。每节课都会有课后评估,时常有教学反馈,每一个点老师都记下来,并按好的方向去调整,老师同学之间的意见上通下达,没有延迟,有什么问题也第一时间给出回答和解决方案。我们学校大多数老师都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身,教学ppt也可能很久不会有调整,这里的老师在教学方面确实是很用心的,从上课材料的准备上可见一斑。
5、课程设置:建议给长学制增加Medical Terminology这门课程,增加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等与科研密切相关的课程的时长,若是正常学期时长不足,可以安排暑假或者寒假,专门学习这些课程,个人认为与其大一大二假期去医院晃一个月,不如打好科研基础,扫除文献阅读障碍。
6、丰富的学生活动:这里几乎每周三下午都会有学生活动,每个月都有较大的活动,如我们刚来的时候遇见的夜跑。
项目可以调整的部分:
很多同学反应课程学习不够深入,老师讲的比较浅,鉴于项目本身只有90天的有限时间,所以想要每门课程都深入地学习是不现实的,只能说是给一个学习方式的启发和借鉴,授人以渔的意思吧。如果我们都已经上过医学术语这门课程,第一个月的学习应该不会太辛苦。建议自习时间确实可以多一些,至少在做完任务后,有反思学习的时间。也有同学反应,第一个月的课程安排比较杂乱,我个人认为安排并无不妥,首先既然来到这个学校,最先应该学会转变学习方式,那么active learning的内容是必须的,又因为不学习医学术语,我们连题都读不懂,所以学习医学术语亦是当务之急,课题研究设计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都想要学习的,所以也安排在了第一个部分,(在supervision写作标书过程中,虽然现在才写到标书的背景部分,所获颇多了)。如果按我的建议,(参见上述第五条)第一部分的课程就可免去医学术语部分,研究设计我们也掌握许多,不用从基础开始学习,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这边的教学模式和研究实验室设计,并比较不同。许多同学反映喜欢PBL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后面的课程便不再有了,下届学习项目时间足够可以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