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团队5月总结
来泰国一个月,第一阶段的学习也告一段落,在收集整理大家意见和心得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总结,主要涵盖泰国法政大学的优势、访学项目的亮点和不足等内容,既是我们对自己一个月访学经历的总结和反思,也希望对国际教育学院和各学院老师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包涵指教。
1.Team-based learning: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突出团队讨论与合作,注重知识的运用。在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首先进行个人测试和团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团队成员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反馈,解决基础问题后,讲师会提出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商讨解决,此步骤意在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最后以讲师的总结结尾。
本月的性传播疾病、研究类型与课题设计、流感、循证医学四次课程均运用了TBL学习模式。同学们对于此种学习方式褒贬不一,原因有:①部分同学对相关知识已有完整的学习和认识,TBL过程中并没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理解;②整个课程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故对同学们学习没有很大帮助;③测试问题相对简单,没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类似于测试完后“对答案”;④实际应用问题或许没有正确的答案,所以大家认为没有很大的讨论价值。
2.Problem-based learning: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第一次课时,团队成员需了解案例、提出问题与假设、记录学习任务;第二次课汇报自主学习成果。这种学习模式以问题为主导,老师只是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同学们需要发现更多的问题并提出假设,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在自主学习阶段自己探索,便于以后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附:第一次课程流程图)
同学们对此种学习模式很感兴趣,但是上个月课程中只有一次PBL学习,也是三个月唯一一次。我们已在阶段反馈中阐述了我们想要增加PBL学习的想法,但因为PBL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很高的水平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或许在下一阶段研究学习中增加PBL课程并不现实。
3.Supervision:
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每小组一位领导老师,每周五见面讨论进展情况,老师会对研究方向或研究进度等进行指导。因每个小组都有硕博士生带头,目前三个小组进行地都比较顺利,但指导老师对小组课题设计的指导并不如意,有时因为语言问题无法表达清楚,双方的交流经常出现“答非所问”。但纵观SV整个过程,大家还是收获颇丰,本科同学对于课题设计、标书撰写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意见反馈
相比国内老师主要以知识内容备课,泰国法政大学的老师更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会准备不同形式的测试,会以不同的游戏项目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值得国内老师借鉴。建立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享受学习的过程,也更愿意主动学习。
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有课程反馈,大家可以毫无顾虑地客观评价老师的课程设计、授课内容、时间控制等;老师们很重视同学们的反馈,并会及时给大家解释和解决问题。阶段性考试后,也会有阶段性反馈,同学们向老师们反映了TBL和SV中存在的问题,并表达了想要增加PBL课程的想法,老师们认真记录并表示会尽力调整课程,并转告相关老师改进课程设置等。
5.对课程设置的意见
[1]因此次访学均为大四本科生及硕博士研究生,基础课程已经有了系统的学习,所以解剖学、统计学、临床思维等课程并无必要,学生自主攻克语言即可;
[2]课程设置比较零散,如第三次为研究基础,第五六次为医学术语,第九次为伦理学,第十次为课题设计,第十一次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课程的设置比较零散不成体系,伦理学、统计学、解剖学基本为三个小时的讲座形式,内容表浅不够深入,对同学们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和提高。建议后期课程设置专注于一个方面并深入学习,全面认识,让同学们对一个问题(如统计学)有深刻的掌握,也以此为载体,接触熟悉各种学习模式。
图文/李萧 张镭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