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精传道,守正创新,以支部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学院发展水平
国学院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建强队伍、引育人才,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位,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发展创新正道的优势,让学院师生走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大路上,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一、扎实研讨,指明前进方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学院根据院长、副院长为无党派人员、党外人士的情况,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部署开展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各层面的“双一流”大讨论,深挖内在因素、深剖问题根源、深解发力点位。5月-6月上旬,国学院开展教研室讨论2次、支部讨论1次、部门例会讨论1次。收集教职工反馈意见6条、教研室反馈建议1份、支部建设意见1份。4月26日,国学院率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全院“双一流”建设学习展开研讨会。6月12日,国学院围绕“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三个主题召开第二次大讨论。通过教师—科室—学院多层次大讨论,全院职工统一思想、取得共识:以地域中医药文化传承、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为核心,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中医药文化服务推广与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为国学院的发展创新正道指明了方向。全院教职工珍惜机遇,鼓足干劲,与学院共同发展。教师党员更有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切实用行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二、齐心实干,取得丰硕成果。
秉承“不从纸上逞空谈”的实干精神,国学院党支部带领全体职工凝聚共识、集聚人心、汇聚行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苦干实干,做到了国学院人心聚、事业兴。
全院集中精力进行课题申报,2018-2019年期间,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40余项;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四川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9年),重庆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二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1人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2019年),全职引进第八层次人才1人,博后1人。
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科研平台建设。成立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2018年),为全国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提供高水平研究平台,汇聚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力量;皇冠体育官网博物馆/四川省中医药博物馆(2018年),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9年接待接待国内外来访、中小学生,达55000人次,普及了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三、继续前行,续写更美画卷。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寥寥数语,却言近旨远,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良苦用心,国学院党支部将带领全院职工做好迎接历史机遇的准备,勠力同心,积极编制十四五规划,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加强出土医学文化与文献研究。以“天回医简”和等出土医学文献文物为依托,推动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向纵深进行,做好四川省社科联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的建设。推动“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设一批出土医学文献研究专著,丰富川派中医学术流派理论体系,彰显出土医籍川派中医特色。
加强科普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安照“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的文件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医药文化服务传播的窗口。推动传承中心和国医馆共同面向社会开放,建设成为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和文化推广,培养校内教师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推广大使。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教育,编写一系列中小学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教材,并在主流出版社出版。
党建抓手凝聚力量,指明前进方向,指明怎么干,怎么做,怎么提高的大问题,从讨论到实干,再到谋长远,产出一批高质量的成果,转化一批高水平的实践理论,站在历史机遇期,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学科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将国学院的阵地平台,建成真正有特色,真正有影响,真正有价值的人文社科窗口。
文 周兴兰 编辑 文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