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烈光临证医案之脾胃系疾病(六)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4 10:48:17 浏览次数: 【字体:

陈某,女,46岁,于2020429日初诊。

患者自诉近1年来不耐劳累,气短乏力,动则胸背有汗,平素易感冒。现症见少气懒言,食少纳差,入睡困难,大便稀溏,小便可,白带如水,清稀量多,舌质淡略暗,苔薄,脉沉细。

诊断:虚劳。

辨证:脾气虚弱,卫表不固。

治法:健脾益气。

处方:八珍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药物:红参(另包泡服)9g,黄芪30g,麸炒白术15g,防风10g,炒麦芽30g,茯神30,桔梗15g,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生白芍10g,山萸肉15g,砂仁(后下)10g,甘草5g6剂,水煎服。

2020510日二诊:患者自诉服上药6剂后,劳累不适明显减轻,自行继服4剂。现痰多胸痞,进食难消,睡眠较前稍好转,舌淡苔白,脉细。原方改红参为党参15g,加炒紫苏子20g,焦山楂20g,鸡矢藤20g以健脾消食,豁痰宽胸。继服6剂,煎服法及医嘱同前。后患者未再来求诊。

按语:虚劳相关描述初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言“精气夺则虚”,《素问·宣明五气》提出了“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可认为是虚病的提纲。《难经·十四难》曰:“一损损于皮毛,……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论述了虚劳病的病机及症状。至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虚劳作为病名首次提出,并在虚劳病的辨证论治方面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论述。金元医学家李杲认为“上下传变,不过脾胃,五脏条分,各有主张”,将大多病证都归因于脾胃虚损,主张通过补益脾气来提高一身之气,强调只要脾胃运化、受纳的功能正常,就能化为生生之气,无穷无尽,使人体气血充盛,脏腑得养。

本案症状较为典型,脾气虚弱、卫表不固之辨证切合病情,故用红参、白术、茯苓、甘草之“四君”以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得;川芎、当归、熟地、白芍之“四物”补而不滞,诸药合用成“八珍”而奏气血双补之效,合玉屏风散加炒麦芽益气固表止汗,用之的有良效。


终审:马烈光工作室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