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烈光临证医案之精神情志疾病(一)
李某,男,30岁,于2018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自述4年来,时常入睡困难,多梦,心烦,但白昼精力尚可,间断中西医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细)疗效欠佳。近1周来,因寡居多虑,致入睡困难加重而就诊。现症见彻夜不眠,噩梦,燥热,心悸,心烦,目涩,口苦,咽干,便结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
诊断:不寐。
辨证:心肝血虚。
治法: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处方:加味酸枣仁汤加减。
药物:酸枣仁20g,炙甘草10g,知母15g,茯神20g,川芎10g白术15g,党参15g,黄芪30g,当归10g,龙眼肉20g,黄连10g,夏枯草10g,鸡血藤15g。6剂,水煎服。
2018年3月18日二诊:患者入睡困难明显改善,燥热症状缓解,稍觉纳差,梦多,苔厚腻,加远志、石菖蒲,其他药不变,水煎服,继服6剂。
2018年3月25日三诊:患者失眠诸症已基本消失,因皮肤瘙痒求诊于老师。
按语:失眠在中医里属于“不寐”的范畴,病名首见于《难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大病后不得眠候》曰:“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荣卫未和,故生于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指出脏腑功能失调,营卫不和,阳不能入于阴,是不寐的主要病机所在。本病与心、肝的关系最密切,“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多见心烦不得眠。心肝血虚型失眠为临床常见失眠类型。
本案患者之失眠系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血虚无以荣润于上,每多伴见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乃血虚肝旺之征。治宜养血以安神,清热以除烦。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神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与君药相伍,以助安神除烦之功。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大量之酸枣仁相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同时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姜、枣调和营卫,以资化源,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除此之外,老师常嘱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尽量不熬夜,适当运动,晚饭不宜过饱,每晚坚持温水泡脚15分钟,并自行按摩脚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失眠的发生。